摘要:
虞福春先生是著名的核物理学家和教育家。1955 年起在北京大学任教,筹建技术物理系并担任系领导工作。期间, 从1982 年2 月到1983 年11 月,只有短短的、不到两年的时间,临时出任物理系主任,应该是任职时间最短的系主任,但却有两件事得到了虞先生的帮助和教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有幸在改革开放之初,1980年3 月到美国康奈尔大学,在著名低温物理学家David Lee 教授(因1970年代初期发现液体氦-3 的超流相,1996 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实验室工作。1981 年秋,在参加完第16 届国际低温物理学会议后,由于我的实验工作已告一段落,留在那里学习的效率不高,决定提前半年回北京大学物理系。回来后面对的是只有旋钮式电位差计、光点检流计等普通物理实验课教学设备的实验室。1982 年初,两位学生到我这里做毕业论文,我从原来合作过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的朋友那里要到了一些在FeMn 合金中掺少量Al 的样品,给他们的题目是从液体氦温度到室温做电阻的测量。结果出乎意料,发现Al 掺到一定程度,温度升高时,尽管是晶态样品,电阻却反常地下降。这一发现让我把研究方向定位到无序体系的输运性质方面,那时这是物理界关注的一个热点。虞福春先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第一件事就和我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