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朱邦芬. 西南联大的人才培养和杨振宁先生的学术起步(上)[J]. 物理, 2023, 52(4): 276-282. DOI: 10.7693/wl20230408
引用本文: 朱邦芬. 西南联大的人才培养和杨振宁先生的学术起步(上)[J]. 物理, 2023, 52(4): 276-282. DOI: 10.7693/wl20230408

西南联大的人才培养和杨振宁先生的学术起步(上)

  • 摘要: 在抗日战争的艰难环境中,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以下简称西南联大)。西南联大的本科教学和研究生教学均由联大统一组织。杨振宁先生的学士学位由西南联大授予,学士论文导师是北京大学物理系吴大猷教授;硕士学位由清华大学授予,导师是清华大学物理系王竹溪教授。杨先生在许多场合多次提及西南联大的教育对他的影响。在《杨振宁文集》中,他写到:“西南联大是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我在那里受到了良好的大学本科教育,也是在那里受到了同样良好的研究生教育,直至1944年取得硕士学位。”“我在西南联大7年,对我一生最重要的影响,是我对整个物理学的判断,已有我的taste。”(注:taste中文译成品味或爱憎,杨先生对此两译名均不甚满意。以下,我有时用品味,有时直接英文。)2017年11月1日在纪念西南联大建校80周年时,杨先生又说:“感谢西南联大,它是奠定我一切成就的基础。”

     

/

返回文章
返回